查看内容
5G时代将至 发生巨变的远远不仅是网速
1月10日,在央视财经频道《经济信息联播》推出的“部长话开年”系列报道中,工信部部长苗圩接受了央视专访,对外界较为关注的5G话题,也发表了看法。
苗圩提到,今年信息消费的增长空间巨大,5G、新能源汽车等消费热点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,5G的商用也将进一步带动信息消费。
苗圩同时表示,“今年将在若干城市发放5G临时牌照,在热点地区率先实现大规模组网;同时加快基站等网络建设步伐,逐渐覆盖全国;要加快推进终端产业的成熟,促进5G在车联网等更多领域的应用”。
近几年,5G话题一直是业内外关注的焦点,关于5G牌照的发放时间,外界亦有颇多猜测。毕竟5G时代的来临,将给通信技术领域以及上下游产业,带来巨大变化。
不仅是网速更快
随着5G技术的临近,国内亦有不少机构有所行动。例如四川移动1月初宣布,继2018年底在成都远洋太古里开通全国首个5G示范街区之后,全国首个5G地铁站又在成都正式开通。随后不久,海南联通宣布在海口金盘开通了海南省首个具备成熟5G商用能力的基站,并正式具备了平稳过渡到5G独立组网的能力。此次基站的开通,也意味着海南联通步入了5G的预商用时代。
这些消息的接踵而至,带动了各行业对5G的进一步关注。通常来说,外界对5G最普遍的认知,目前还更多地局限于“快”这一特点。
当然,5G远远不止提升网速,其对于自动驾驶安全性的提升、“物联网”“智能家庭”等领域的促进和发展,也提供了新动力。实际上,随着5G技术的逐步应用,5G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势必更上一层台阶。大批上下游产业将因此深受影响,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将因此改变。
中研普华研究员邱晨阳在接受《法人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随着5G的临近,电信运营商开启实际组网,而射频、光器件、主设备等细分领域的市场需求量也将逐渐增加,使这些行业成为5G浪潮到来后率先收益的行业。同时,对于用户而言,在线AR/VR游戏、电影,“智能语音+视频”等都变为了可能。另外,自动驾驶汽车和远程护理甚至是远程手术等高新技术,都将成为可能。
毫不夸张地说,5G为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无处不在。不过在看到5G所带来的更快、更稳、更先进的技术表象的同时,仍有一些窘境值得业内外深思。
设备破局可期
华为作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商,同时又是5G领域企业中实力最为强悍的企业之一,更是格外受到外界关注。
今年1月17日,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媒体访时就曾表示,“5G实际上被夸大了作用,也被更多人夸大了华为公司的成就。实际上现在人类社会对5G还没有这么迫切的需要……不要把5G想象成海浪一样,浪潮来了,财富来了,赶快捞,捞不到就错过了。5G的发展一定是缓慢的”。
同时《法人》记者也注意到,据环球网报道,1月24日上午,华为在北京召开5G发布会,推出业界首款面向5G的芯片——天罡芯片。据悉这是首款5G基站芯片,同时据华为向当天的媒体介绍显示,“天罡支持有源和无源天线,可实现200兆频宽,这款芯片可以让基站尺寸缩小55%。”
邱晨阳在接受《法人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虽然目前5G的大规模商用还需进一步发展,但毫无疑问5G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,同样市场潜力也是巨大的。同时,5G商用的实现,会比人们预期的时间短,因为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在竭力投入与推进5G 发展。随着企业合作的增加、技术难题的突破,市场对于5G技术的需求势必会迎来大的爆发。随之,设备兼容问题也将得到很好的解决。
《法人》记者注意到,从政策上看,国内很多地区亦在稳步推进5G发展。以北京为例,近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了《北京市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(2019年–2022年)》(下称《行动方案》),《行动方案》中提到三大目标:
首先是,2022年,北京市运营商5G网络投资累计超过300亿元,实现首都功能核心区、城市副中心、重要功能区、重要场所的5G网络覆盖的网络建设目标。
其次,北京市科研单位和企业在5G国际标准中的基本专利拥有量占比5%以上,成为5G技术标准重要贡献者,重点突破6GHz以上中高频元器件规模生产关键技术和工艺。
第三,北京市5G产业实现收入约2000亿元,拉动信息服务业及新业态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。
VR新机遇
提及VR技术,最能勾起人们回忆的,莫过于2015年那段“鲸鱼跃出篮球场地面”的视频及其背后的缔造者——Magic Leap。该视频更是在当年使大众第一次接触到了虚拟现实(Virtual Reality)即VR,同时也使VR这一概念,润物无声的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中。
伴随着5G渐进的信息发布,VR作为从5G中受益最大的领域之一,再次成为焦点。
“实际上从2016年到2019年初,VR产业从硬件、软件到行业应用都在沉下心打好内功,默默不断发展。”幻鲸VR联合创始人、CMO蔡旎哲在接受《法人》记者采访时解释道。
2014年,Facebook以总计约30亿美元的成本收购VR硬件公司Oculus,开启了大众对VR的认知。而彼时,移动互联网从互联网走过来,一路正热,对经济转型意义甚大,民众对下一个数字终端的转型也期待过高,再加上2015年开始的A股牛市,资本大肆利用VR热点做市值管理和资本运作,给予了VR行业承受不起的关注,造成了一定泡沫,但忽略了技术发展的自身规律。
VR是目前技术产业链上下游最复杂、所需人才综合素质最高的行业之一,VR硬件本身发展的缓慢,VR内容的成本高昂以及新技术运用落地的市场接受周期等现实要素,行业本身发展的客观速度和民众对VR的热情及期望形成巨大落差,导致从2016年底开始VR被迅速打入冷宫。
《法人》记者注意到,在2015年VR最为火爆的那段时间里,部分VR穿戴设备的使用者,甚至曾在佩戴后出现晕眩等不适情况。而随着5G技术的来临,外界认为,或将有助于提高VR设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。
蔡旎哲对此表示,首先VR的晕眩来自于VR硬件本身的屏幕清晰度、刷新率和VR内容主题呈现这几方面的结合,特别是一些低端VR设备带来的晕眩感造成了普通用户对VR“会晕”的认知。
“经过几年的发展,PC端VR设备和高端VR一体机带来的晕眩感已经大幅降低,而5G云VR的目标是将VR的大量数据交互处理均放在云端,降低对VR设备本身的计算性能要求。VR终端着力于显示的清晰度以及多维实时交互,这样不仅大幅降低VR消费成本,也能让更多用户体会到‘不晕’的VR。”蔡旎哲说道。
对于5G来临后VR及相关领域还将迎来哪些发展的问题,蔡旎哲指出,经过2016年之后的热度降低,预计部分资本在2019年将重拾对5G +VR的热情,在5G经过2019年的试点和2020年的正式商用预热后,在2021年VR的C端普及度会大幅上升。
“比如VR +教育。”蔡旎哲以幻鲸VR为例向记者介绍道,幻鲸作一家专注VR教育的高新企业,首先看到的便是在VR环境下真正的在线教育前景,即远程多人互动教育,能让老师和学生突破时空,在可自由选择的教学环境和各学科融合下,在无限的教学素材之下进行多维交互的教与学。
“另外,全景视频、VR游戏、VR无人驾驶测试、VR办公、VR社交等领域都会有快速发展。”
苗圩提到,今年信息消费的增长空间巨大,5G、新能源汽车等消费热点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,5G的商用也将进一步带动信息消费。
苗圩同时表示,“今年将在若干城市发放5G临时牌照,在热点地区率先实现大规模组网;同时加快基站等网络建设步伐,逐渐覆盖全国;要加快推进终端产业的成熟,促进5G在车联网等更多领域的应用”。
近几年,5G话题一直是业内外关注的焦点,关于5G牌照的发放时间,外界亦有颇多猜测。毕竟5G时代的来临,将给通信技术领域以及上下游产业,带来巨大变化。
不仅是网速更快
随着5G技术的临近,国内亦有不少机构有所行动。例如四川移动1月初宣布,继2018年底在成都远洋太古里开通全国首个5G示范街区之后,全国首个5G地铁站又在成都正式开通。随后不久,海南联通宣布在海口金盘开通了海南省首个具备成熟5G商用能力的基站,并正式具备了平稳过渡到5G独立组网的能力。此次基站的开通,也意味着海南联通步入了5G的预商用时代。
这些消息的接踵而至,带动了各行业对5G的进一步关注。通常来说,外界对5G最普遍的认知,目前还更多地局限于“快”这一特点。
当然,5G远远不止提升网速,其对于自动驾驶安全性的提升、“物联网”“智能家庭”等领域的促进和发展,也提供了新动力。实际上,随着5G技术的逐步应用,5G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势必更上一层台阶。大批上下游产业将因此深受影响,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将因此改变。
中研普华研究员邱晨阳在接受《法人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随着5G的临近,电信运营商开启实际组网,而射频、光器件、主设备等细分领域的市场需求量也将逐渐增加,使这些行业成为5G浪潮到来后率先收益的行业。同时,对于用户而言,在线AR/VR游戏、电影,“智能语音+视频”等都变为了可能。另外,自动驾驶汽车和远程护理甚至是远程手术等高新技术,都将成为可能。
毫不夸张地说,5G为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无处不在。不过在看到5G所带来的更快、更稳、更先进的技术表象的同时,仍有一些窘境值得业内外深思。
设备破局可期
华为作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商,同时又是5G领域企业中实力最为强悍的企业之一,更是格外受到外界关注。
今年1月17日,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媒体访时就曾表示,“5G实际上被夸大了作用,也被更多人夸大了华为公司的成就。实际上现在人类社会对5G还没有这么迫切的需要……不要把5G想象成海浪一样,浪潮来了,财富来了,赶快捞,捞不到就错过了。5G的发展一定是缓慢的”。
同时《法人》记者也注意到,据环球网报道,1月24日上午,华为在北京召开5G发布会,推出业界首款面向5G的芯片——天罡芯片。据悉这是首款5G基站芯片,同时据华为向当天的媒体介绍显示,“天罡支持有源和无源天线,可实现200兆频宽,这款芯片可以让基站尺寸缩小55%。”
邱晨阳在接受《法人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虽然目前5G的大规模商用还需进一步发展,但毫无疑问5G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,同样市场潜力也是巨大的。同时,5G商用的实现,会比人们预期的时间短,因为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在竭力投入与推进5G 发展。随着企业合作的增加、技术难题的突破,市场对于5G技术的需求势必会迎来大的爆发。随之,设备兼容问题也将得到很好的解决。
《法人》记者注意到,从政策上看,国内很多地区亦在稳步推进5G发展。以北京为例,近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了《北京市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(2019年–2022年)》(下称《行动方案》),《行动方案》中提到三大目标:
首先是,2022年,北京市运营商5G网络投资累计超过300亿元,实现首都功能核心区、城市副中心、重要功能区、重要场所的5G网络覆盖的网络建设目标。
其次,北京市科研单位和企业在5G国际标准中的基本专利拥有量占比5%以上,成为5G技术标准重要贡献者,重点突破6GHz以上中高频元器件规模生产关键技术和工艺。
第三,北京市5G产业实现收入约2000亿元,拉动信息服务业及新业态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。
VR新机遇
提及VR技术,最能勾起人们回忆的,莫过于2015年那段“鲸鱼跃出篮球场地面”的视频及其背后的缔造者——Magic Leap。该视频更是在当年使大众第一次接触到了虚拟现实(Virtual Reality)即VR,同时也使VR这一概念,润物无声的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中。
伴随着5G渐进的信息发布,VR作为从5G中受益最大的领域之一,再次成为焦点。
“实际上从2016年到2019年初,VR产业从硬件、软件到行业应用都在沉下心打好内功,默默不断发展。”幻鲸VR联合创始人、CMO蔡旎哲在接受《法人》记者采访时解释道。
2014年,Facebook以总计约30亿美元的成本收购VR硬件公司Oculus,开启了大众对VR的认知。而彼时,移动互联网从互联网走过来,一路正热,对经济转型意义甚大,民众对下一个数字终端的转型也期待过高,再加上2015年开始的A股牛市,资本大肆利用VR热点做市值管理和资本运作,给予了VR行业承受不起的关注,造成了一定泡沫,但忽略了技术发展的自身规律。
VR是目前技术产业链上下游最复杂、所需人才综合素质最高的行业之一,VR硬件本身发展的缓慢,VR内容的成本高昂以及新技术运用落地的市场接受周期等现实要素,行业本身发展的客观速度和民众对VR的热情及期望形成巨大落差,导致从2016年底开始VR被迅速打入冷宫。
《法人》记者注意到,在2015年VR最为火爆的那段时间里,部分VR穿戴设备的使用者,甚至曾在佩戴后出现晕眩等不适情况。而随着5G技术的来临,外界认为,或将有助于提高VR设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。
蔡旎哲对此表示,首先VR的晕眩来自于VR硬件本身的屏幕清晰度、刷新率和VR内容主题呈现这几方面的结合,特别是一些低端VR设备带来的晕眩感造成了普通用户对VR“会晕”的认知。
“经过几年的发展,PC端VR设备和高端VR一体机带来的晕眩感已经大幅降低,而5G云VR的目标是将VR的大量数据交互处理均放在云端,降低对VR设备本身的计算性能要求。VR终端着力于显示的清晰度以及多维实时交互,这样不仅大幅降低VR消费成本,也能让更多用户体会到‘不晕’的VR。”蔡旎哲说道。
对于5G来临后VR及相关领域还将迎来哪些发展的问题,蔡旎哲指出,经过2016年之后的热度降低,预计部分资本在2019年将重拾对5G +VR的热情,在5G经过2019年的试点和2020年的正式商用预热后,在2021年VR的C端普及度会大幅上升。
“比如VR +教育。”蔡旎哲以幻鲸VR为例向记者介绍道,幻鲸作一家专注VR教育的高新企业,首先看到的便是在VR环境下真正的在线教育前景,即远程多人互动教育,能让老师和学生突破时空,在可自由选择的教学环境和各学科融合下,在无限的教学素材之下进行多维交互的教与学。
“另外,全景视频、VR游戏、VR无人驾驶测试、VR办公、VR社交等领域都会有快速发展。”